苏州金龙汽车: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视角下的灵活用工实践

近日,成功集团联合人力资源专业调研机构智享会发布了《战略驱动下的灵活人才供给:实现企业竞争优势》报告。该报告历时1年调研编纂,调研范围覆盖近300家企业。现电子版报告已上线,点击下划线文字即可下载。


图片


在报告发布会上,成功集团特邀金龙联合汽车工业(苏州)有限公司工会主席,风控与审计总监,海格学院负责人张莉建女士发表演讲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视角下的灵活用工实践》。张莉建女士结合近年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发展趋势,分享了企业自身的灵活用工实践经验。以下为演讲全文。


图片



图片

挑战与机遇


金龙联合汽车工业(苏州)有限公司,简称“苏州金龙”或“海格客车”,自1998年成立以来,作为厦门金龙集团和苏州创元集团合资的国有整车制造企业,一直在行业中占据重要位置。


品牌名称“海格”寓意深远,既蕴含苏州话中“好”的发音,也象征着古希腊神话中力大无穷的海格力斯,寓意汽车动力强劲。


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,目前苏州金龙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二,拥有超过30万台的市场保有量,员工近5000人,其中,一线制造人员超6成。回首过往,2016年的重创、3年新冠疫情的冲击,人们出行方式的变迁、经济下行引发的需求波动、造车新势力的闯入等,让苏州金龙历经风雨。但苏州金龙并未停下脚步,一方面,在智能制造领域牵手专业技术伙伴,持续创新产品与服务,2024年新产品一经上市便惊艳行业;另一方面,苏州金龙早在2008年便开启出海征程,后疫情时代更是加快出海步伐,如今海外销售额占据国内销售的一半。


对于苏州金龙发展历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机遇,张莉建女士表示:“苏州金龙有过巅峰成长期,也有过瞬间跌至谷底的窒息黑暗岁月。成功与失败的交织,铸就了风雨中依旧倔强前行的韧性。”



图片

组织需求分析


演讲中,张莉建女士从3个方面对组织需求进行了分析。


第一,引领市场的产品型谱是关键所在。尽管苏州金龙拥有从6米到18米的产品线,且涉足皮卡、轻客等领域,但近年来逐渐意识到产品必须精品化,过多的产品线不仅分散了精力,还可能影响产品的整体竞争力。


第二,满足客户的产品质量是永恒追求。对于汽车行业而言,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生命安全和企业声誉。因此,苏州金龙在质量管控方面从不妥协。


第三,匹配产能的人力资源是重要课题。在人力资源领域,HR一定要有敏捷性,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,这包括要在人才的选、育、用、留、汰方面做足功课,确保人力资源与产能相匹配。


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、整体需求下降的背景下,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成为必然趋势。然而,张莉建女士强调,客车制造与小汽车制造不同,客车在制造、装配、焊装等环节仍需要大量人工。因此,如何在保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能力需求的同时,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,是一门重要课题。


谈及战略,张莉建女士指出,战略是实现企业愿景和使命的谋划;是基于全局和未来做出有限资源下的取舍;是在动态中寻找自身的定位。她表示:“企业永远面对不确定性,HR必须构建完备能力体系迎接挑战,以规则确定性驾驭结果不确定性。”对此,近年来,苏州金龙在战略规划方面明确了3个方向:


一是谋划,确保招得进、用得好、留得住人才。长三角用工荒是现实难题,如何衡量员工价值、用好人才、长久留住骨干,考验企业和HR的智慧。曾有两届应届大学生在苏州金龙发展困难期流失,技术骨干的跳槽更是带来了巨大影响。为此,张莉建女士创新推行星级员工分级模式,公司每年拿出1000多万专项津贴予以激励,成效显著。当人才整体流失率为30%时,星级员工流失率仅为2%,这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

二是取舍,在有限资源里降成本、增人效,并进行策略性激励,如为技术人员提供购房津贴,为骨干设立留任基金等。


三是定位,HR作为服务部门,要从业务中来、到业务中去,提供专业指导。


图片


张莉建女士总结道:“企业与员工对‘人力资源’双向都有期待落差,而人力资源部的关键在就于平衡。”



图片

苏州金龙灵活用工实践


对于苏州金龙灵活用工的变迁,张莉建女士介绍,早在十几年前,苏州金龙就开始采用外包模式,外包比例一度达到20%。然而,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,劳务派遣比例被限制在10%以内。


2016年,苏州金龙进行人力资源改革,随之降低劳务派遣比例。2017年,苏州金龙面临战略调整和生产高峰期的双重挑战,急需补充人力。在此背景下,引入灵活用工成为破局之选。


如今,灵活用工、外包、劳务派遣比例逐渐回升,可见国家政策、企业战略,是人力资源用工的指挥棒。灵活用工初衷也从单纯降成本,升级为敏捷引才、适度控成本。


对于苏州金龙的灵活用工实践,张莉建女士进行了详细介绍。苏州金龙的灵活用工实践主要体现在外包用工方面。企业根据产能情况灵活配置外包员工数量,并与多家供应商开展合作,以避免单一供应商带来的风险。在技能培训和归属感方面,苏州金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如上岗前技能培训、师傅负责制、将岗位嵌入正常生产线、提供与正式员工一致的后勤保障服务等。


演讲中,张莉建女士还分享了一个暖心故事:一位身患重病的员工多年获苏州金龙的关怀。苏州金龙不仅持续为该员工发放基本工资,还保障其医疗,即便2016年企业面临困境,也未曾放弃。张莉建女士表示:“此类员工医疗开销大,若失去工作和医保,家庭将陷入困境。2022年,这位员工的孩子考上大学后,暑假期间带着感谢信来到苏州金龙,对我们表达了感激之情。2024年11月,这位员工离世,我们又收到了孩子写的感谢信,感激我们给予了希望,让他能安心学习,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。”


除此之外,苏州金龙还注重校企合作的有效性,模式以省外学校为主,省内学校为辅,并与云南等高校达成了长期合作,吸引学习意愿强、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加入企业。这些学生将作为实习生在产能高峰期入职,这不仅缓解了苏州金龙的产能压力,还增强了学生的组织归属感,为未来成为高技能工人奠定基础。


对于灵活用工的优势和风险,张莉建女士认为,灵活用工的优势在于能够灵活应对产能需求和进行成本控制。然而,也存在人才流失率高和品质问题等风险。而苏州金龙灵活用工的独特优势在于其自成一体的实训能力,以及无差异的后勤保障能力。这使得苏州金龙能够在保持用工灵活性的同时,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与安全。


最后针对灵活用工,张莉建女士也为企业提出了4点建议:


第一,加强人文关怀,确保所有员工在法律条规之外都能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;


第二,强化队伍管控,包括对外包工头、实习学校以及劳务公司等的日常管理;


第三,加强品质管控,包括内部品控体系的细致下沉和品质意识的积极宣贯;


第四,建立转入机制,即外部转入内部正式员工的机制,正向引导员工的流动和发展。


文章分类: 2025
产品与服务
关于成功
关注我们
全球总部:苏州市工业园区中欧校友(苏州)总部大厦T1栋6层
战略总部:上海市长宁区古北国际财富中心一期11层
联系电话:400 6655 667